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故宫——紫禁城——是从明朝开始建设的。
1406年,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,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,并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的宫殿。于是,朝廷动用30万民工,历时14年,建成了面积15万平方米,且包含宫殿、楼堂、各类房屋共万余栋屋舍建筑的“紫禁城”。然而在第二年,天公不作美,降下雷电,击中城内建筑,引发大火,三座宫殿被烧毁。此后,“雷劈”事故常有发生,火灾隐患常伴皇城。
故宫的建设采用了大量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,而房屋的门、窗全用木材,墙壁和屋顶上檐瓦易于形成炉膛,一旦着火,特别易相互“串烧”。因而,防火就成了故宫的消防大事和难题
在各类火灾中,雷击导致的火势较多。那时候的人都比较迷信,认为这是“天火”或“天灾”,从不去考虑如何引雷避雷(技术确实也不到位),而是花大把时间“自省”和“祈福”。
实际上,北京的夏秋季雷电天气多发,公历六月至八月间是雷击引发火灾的高频期。明清时期,建筑设计上有一定的“避雷”措施。如一些高塔的顶部会有6条铁链沿6个角垂至地面上一定高度,还有的古塔将这些铁链沉入水井,实现良好接地。此外,有些屋宇面上的兽嘴伸出的舌须,伴有铁链或铁丝通至地下,这些都是包含避雷作用的设计。但由于缺少系统科学的计算和分析,所以这些避雷设计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,因而也并未被广泛运用。
此背景下,故宫频繁“引雷着火”便很正常。有记录的雷击引发的火灾约有34起。
最早的一次是永乐十九年的火灾。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,火势汹涌,势不可挡。三大殿损毁严重,当时的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“勇士”将大批御书、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,幸未被毁。明成祖朱棣十分害怕,认为这场“天火”是上天的惩罚,于是他在失火当日就设坛祭祖祭天,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。但是效果极其不佳,此后的十几年时间内,宫内几乎年年失火。后来,故宫进行了修复。然而,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(公元1443年),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。幸亏这次天降倾盆大雨,将大火浇灭,才未酿成大灾。
明嘉靖三十六年(公元1557年)春夏之交的一天,紫禁城遭遇的“史上最强”的一次雷击爆发。那天夜里,北京遭遇强烈雷雨天气,奉天殿由于太过高大,首先遭雷击起火,火势迅速蔓延至华盖殿、谨身殿。三大殿和附近各类厅堂阁楼均被焚毁不仅木质建筑设施化为焦炭,就连不少台基、栏柱上的汉白玉构件都被烈火烧成了灰。
皇帝上朝办公的主要地点几乎被烧成废墟,嘉靖只能在文华殿上朝。此次雷击引发的火灾,损失实在过于巨大,据明朝官方文献记载,皇城为了清理废墟就动用了3万军民,而且每天起早贪黑,加班赶工才收拾完“烂摊子”。
明清期间,零星雷击事故不断光顾紫禁城。到了民国,也有雷击引发火灾的事故出现。1938年的一次,导致万春亭被严重烧损,幸而当时的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及时修复。
故宫遭遇的最近一次雷击火灾是在1987年,虽然当时已经安装了避雷针,但并非完全可以避免雷击事故。当时,景阳宫被“劈中”起火。因为消防人员行动迅速、处置得当,所以没有造成太大损失。
雷击起火虽然损害巨大,但毕竟在整个明清以来的历史里还算是小概率事件。但是,故宫遭遇的火灾,更多的是由于用火不慎导致的,特别是我们所熟知的冬季常见火灾隐患,在明清时期的故宫经常遇到。
比如冬季取暖就是火灾常见诱因,乾清宫“遭罪”最多。乾清宫是寝宫,皇帝和宫女太监都在这集中居住,但那时候没有集体供暖技术,大家都得烧炉子取暖,而且一烧就是几百个炉子,稍有不慎,炉火就会引燃乱七八糟的东西,从而酿成大灾。
除了取暖用火,日常点灯和烟花爆竹也是火灾的常见诱因。古代没电,晚上照明全靠蜡烛火炬,而一旦赶上中秋春节或重大庆典,大面积张灯结彩更是常事。一旦疏忽,灯笼火把便会把附近的物体引燃,引发火灾。而节日喜庆的时刻,放烟花爆竹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这东西就更危险了。
明朝正德年间,皇宫因悬挂花灯引发了一场火灾,乾清宫和坤宁宫被烧,武宗皇帝朱厚照看到火光冲天的情景,“没心没肺”地感叹:“好大的烟火啊!”
到了嘉靖皇帝当政的40多年,类似的火灾又出现了七八回。
清朝以来,故宫的火灾事故渐渐少了。康熙当政60年间,一直对宫中火灾消防事务很关注,要求很严格,并设有专职巡检火烛的太监。对失职引起火灾的人员,惩罚极为严厉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太和殿失火,后来有6个人因为失职导致事故而被处死。
康熙以后,这种严厉的刑罚一直传了下去,以后的皇帝,都当作祖训遵循,对紫禁城内的防火工作都抓得很紧,这些大概是清朝宫中失火较少的重要原因。
不过,尽管严格防范,仍然会有百密一疏的情况出现。例如,在清嘉庆二年(1797年)冬天,乾清宫突然失火,并迅速蔓延至两侧的宏德、昭仁两殿及后面的交泰殿。由于天干物燥,火势一时难以遏制。
清宫高管内务府大臣怡亲王永琅带领守护紫禁城垣的官兵“竭力汲水”,奋力扑救,但无奈“火起时势甚猛烈”,后来因为风向变化,火势才得以被控制。但乾清宫已经被烧成灰烬。
怡亲王永琅等人进行调查后发现,大火是因为掌火太监郝世通的不慎引起的。清代皇宫内取暖所用的火盆或熏笼,一般都是在炭火尚未完全熄灭时就埋灭并放入炕洞内,预备第二天再用。此次火灾是一个名叫郝世通的太监偷懒图省事,将埋闷熄灭的炭放在楠木格旁边,结果炭火余温积聚,烧着了木格,进而引发大火。这名肇事的太监,最终被处死刑。
除了不慎失火之外,重要的失火原因还有人为纵火。最著名的故宫纵火案,大概是崇祯十七年(1644年)李自成所为。“闯王”进京不久便遭遇巨大失败,于是向陕西撒退。走之前放火焚毁了紫禁城。大火肆虐之下,除了武英殿、建极殿、英华殿南薰殿、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,其余建筑全部化为灰烬。
除了李自成这种大面积有组织的纵火以外,紫禁城其余的纵火案,则大多都是为了掩饰盗窃行为。如在1923年6月(溥仪入住故宫),故宫烧起了一场大火,许多房屋被毁。据查失火并不是电线引起的,而是宫中人员因平日盗窃的东西太多,怕事发后受处罚,因而纵火掩饰。
据溥仪回忆说,当时他想对宫里的珍宝作一次清点,了解究竟有多少财宝被人盗走。谁知道清点工作刚一开始,6月27日夜间,建福宫立即起火,大火烧蔓延至静怡轩、延春阁、广生楼,大片楼台亭阁化为焦土。这些地方又是紫禁城内贮藏珍宝最多的地方。
火灾过后,宫内人员统计损失,据说毁了金佛2665尊、字画1157件、古玩435件、古书几万册。西花园的这一片废墟,火灾后虽经清理,而原有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了,人们从此称其为“西火场”。
既然在紫禁城中有如此大的火灾隐患,发生了这么多火灾,那么有没有消除火灾的办法呢?
有倒是有,不过明清时代的办法靠谱的不多。首先是封建迷信的应对办法,即设置“藻井”。“藻井”类似天井,是设于屋顶正中的一种装置,最早在汉代时已经被采用了,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小木作的典型代表,是一种精美的内装修,因其名“藻有海藻之意,“井”—有水并之意,象征着水,即避火之意。但其装饰作用明显大于“避火”效果。
另外,紫禁城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宗教性建筑——钦安殿,里面供奉的是玄天上帝(清代称其为元天上帝),是道教中的水神真武大帝。真武大帝旁侍立着龟蛇二将。明清两朝的宫中人员对真武大帝的神威深信不疑,两朝都有他显灵的传说。
明朝嘉靖初年,宫中发生一场火灾,有传说称:玄天上帝显灵,走出殿内,站在殿门外指挥救火,火灭后,人们发现殿外东北角的一块石头上留下两个巨人脚印。嘉靖皇帝对此也十分信服,要求宫中长期供奉这位帝君像。
清代也有相似的传说,一直延续到溥仪做皇帝的时候。溥仪听太监们说,乾隆年间乾清宫失火,真武大帝走出殿门,站在台阶上抬手向失火的方向一指,火就熄灭了。而且据说钦安殿西北角的台阶上还留有真武大帝的巨大脚印。
可惜,现在的故宫中,走遍所有角落也找不到“显灵”的真武大帝留下的脚印了。
相比藻井和真武大帝,“吉祥缸”则更具备实际效用。紫禁城内几乎所有建筑旁都有大小不同的铁缸、铜缸,全城共有308口缸,被称为吉祥缸,宫中的人寄希望于此缸来防火、灭火。而宫人又希望宫殿门前就是大海以水克火,砖木结构的故宫就不怕火灾了。因此,这些大缸又被称作“门海”。
这些被称作“吉祥缸”和“门海”的大缸每一个能贮水3000升,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,每天派杂役从井内取水,把缸打满,并且要保证水质干净,没有异味。
每到冬天气温下降时,宫人还会给缸设盖,盖中设铁屉放置木炭,以防止缸水冰冻。每个缸都不直接落地,而是用石基垫石,在隆冬时节,缸水结冰后,专职太监负责在缸底烧火融水。来年春天,再撤去缸盖铁屉。
当然,仅仅靠这些大缸储水是远远不能应对火灾的,必须要把这些水喷洒出来才行,因此就必须有喷水的装置。而故宫中就有一种这样的工具,称为“机桶”或“激桶”。
从文献记载来看,它大约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喷水灭火设备,靠人力将水压射出去。
明清两代,因为火灾频繁,所以对紫禁城内激桶的管理十分重视,其放置的位置和数量,都有严格规定。宫廷大内也设有相当于“消防大队”的机构——“激桶处”,负责掌管激桶并承担灭火救火任务。
到了康熙年间还设立了“火班”,与“激桶处”职责相似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九月,北京设立巡警总厅,下设有消防处。此后紫禁城外围的皇家消防队便统一划归于警厅,但在皇官内部仍保留了一支约百余人的消防队。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,清廷还从日本购置了四辆蒸气唧筒(即水泵)车。
明清两代共发生20多次较大的火灾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火势不是局限在乾清门以里,就是局限在乾清门以外,从没有内、外廷一起失火的。这主要依靠乾清门前的横街,这条横街把内、外廷连接起来,宽30多米,一旦内廷发生火灾,这30多米的空间能有效的阻挡火势蔓延,而外廷之火也不会烧进内廷。这就是古代宫殿的设计者们的隔火设计。
直至清末,官廷对付火灾的方法仍然主要是利用激桶喷洒大缸里的水。但位置局限太大,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极低。因此,如何开展迅捷有效的消防工作成为清政府面临的个难题。
此时,一些维新派和洋务派人士多次向清政府建议在京师兴建自来水厂,以解决饮水问题,但并未受到重视。后来倒是由于火灾频繁,却无水扑救,才让清廷决心建设自来水工业。
据说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),慈禧太后召见位高权重的袁世凯。袁世凯进殿不久,宫里出现火灾,虽然激桶兵最终扑灭了大火。但由于取水缓慢,造成了几处宫殿毁损。正为京城屡遭火灾而烦恼的慈禧便问袁世凯:“防火有何良策?”袁世凯立即回答:“以自来水对。”他
还向慈禧推荐周学熙入京筹办此事。第二年,慈禧批准了周学煕所办理的现代自来水工业,除了缓解了北京的防火压力,也确实给老百姓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39907554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